Wednesday, September 30, 2009

白与非白

always enjoyed reading the writings by this writer. This article serves as a reminder to all parents and educators.

彩绘白纸

(2009-09-28)

早报导读

好为人师
何濛

  孩子的世界是张白纸,大人在上面怎么画,就会成为什么样子。想在上面画出最美的图画,关键看父母长辈如何用好手中的画笔。

  美国的心理学家大卫·科恩却认为,孩子生来并不是一张白纸,他们出世时先天就已经部分继承父母的脾气、性格等心理基因。因此,身上隐藏着偏好、偏见、优势与劣势,不少方面是父母不能控制的,正如不能决定孩子的性别或眼睛颜色一样。

  是白纸或非白纸这两种论调,雷同古代孟子的“性善论”与荀子的“性恶论”。难道孩子的本性带有劣根,我们就让他放任自流吗?

  孩子有缺点,表现不尽人意,主要责任应该在父母长辈,是他们没画好这张纸,而不该一味责备纸的质量不好。再劣质的纸,如果画工好,照样是幅好画。反之,再好的纸,如果遇到粗劣画工,就变成一张废纸。

  荀子的《劝学篇》有云:“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……故君子居必择邻,游必就士,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,积善成德……其数则始乎诵经,终乎读礼;其义則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……德操然后能定,能定然后能应。能定能应,夫是之谓成人。”以上所述,在在说明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气质品性。

  柏拉图在《理想国》中也谈到重视儿童道德教育,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“善”为最高目的教育理念。

  有一天,我告诉读《弟子规》的小朋友“入则孝,兄道友,弟道恭”,还播放《赵孝争死》动画给他们看。赵孝是汉朝人,和弟弟赵礼在强盗面前争死。双方都要牺牲自己保全对方性命,使强盗感动落泪,将他们释放。后来皇上封他们官位,要天下视为榜样。看毕,一个小朋友悄悄说她也感动得差点儿哭了。我用机会教育他们兄弟如手足,要相亲相爱。日后如果他们人人如此,父母在天堂,子女在公堂的事就不会发生了。

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一言一行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有重大影响。学校是孩子的课堂,老师的言传身教,也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。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帮助教育孩子,努力在孩子的白纸上彩绘一片斑斓,用涂改剂轻轻地抹去白纸上的污点吧!

No comments: